一篇国外专业管理机构撰写的《中国制造业管理报告》指出,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口,融合中西、集百家之长,探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迫在眉睫。一语道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对全球制造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强化管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其中除了科技水平的差距以外,管理的滞后与差距也是重要因素。为此,机械工业要创新企业管理,推进转型升级,为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提供有力支撑。
把脉行业特质强化管理创新
近十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在坚持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的进程中,完成了量的积聚,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王瑞祥指出,机械工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推进行业整体进步奠定了基础,使行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其中,大力加强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广大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创造管理新经验新成效;行业组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推进企业管理进步;行业企业合力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财富。王瑞祥指出,机械工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市场竞争性产业,其企业管理除了呈现出一般共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制造业管理的特质和要求。
从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突出特点来看,一是系统协同性强。机械工业产业面宽,具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强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内容宽泛,并存在相对独立性,整体运作表现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协调联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满足不了要求,以及管理缺位、管控脱节,都会带来全局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二是技术含量高。机械工业作为竞争性行业,投资大、门槛高,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更新换代频繁,产业价值链长、上下游关联度高。因此,要求对于市场反映的速度要快,对于投资决策操控能力要强,对于技术发展趋势把握的要准,对于产品质量管控要严,对于设备利用效率要高,对于资金周转要快等,显然采用常规手段则力所不及,必须运用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管理手段与之配套,以确保管理流程各环节及时联动到位,确保企业能科学有效运行。
三是涉及领域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机械行业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在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来、“走出去”的实际运作中,管理内容更为丰富,管理方式更为繁杂。不仅需要具有国际化发展的谋略,加强对国别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民族产业安全、产业损害预警、解决贸易摩擦、应对技术壁垒、内外文化融合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等学科知识学习,还需具备国际化管理能力,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也使得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是责任使命重。机械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励志振兴、实业报国是行业的共识与准则,建设机械(600984,股吧)强国是行业最高的价值取向。
在准确把脉行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王瑞祥强调,机械企业应加快通过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促进企业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核心竞争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机械工业由大变强创造必备条件。
克服行业短板应对风险挑战
当前,我国机械工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与科技革命酝酿新突破的时代特点,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元素。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管理作为企业的必修课,无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挑战。企业管理作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基础保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抉择。从机械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面临软实力竞争的挑战。随着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商品、服务交易、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形式的变化,以及新技术革命对实体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新一轮国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竞争方式的大调整、大变革不断深化。国际竞争趋势已经表明,管理作为支撑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已在智力、人才、文化等方面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
面临强基固本的挑战。从中机联等单位对近千家企业管理现状的调研情况看,机械工业总体发展不平衡、思维观念不适应与整体功能不协调等问题,使得企业基础不牢、根基不稳,制约了企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发展。总体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科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地域上比较,存在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现象;从产业上比较,产品制造流水线生产比离散制造的管理水平要高;汽车、电工电器、石化、基础件、工程、农用机械和机床等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从企业性质比较,国企管理水平总体较高,其次是私企和股份制企业;从企业规模上看,大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一些民企、微企差距较明显。
面临持续发展的挑战。当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与经济调整阵痛期相互交织、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保持行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困难较多、难度较大。从今年前5月运行情况看,机械工业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但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主要是:从去年下半年起财务费用同比增幅重拾升势看,今年要有融资环境趋于严峻的清醒认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应收账款同比增幅逐月加快,要做好应对货款回收困难加大的思想准备;库存同比增幅逐渐走高,对此应予引起足够警觉;订单同比增幅前三个月逐月回升,但4~5月明显回落,值得高度警惕;机械产品价格指数低于100,对产品价格下行、需求低迷仍不可掉以轻心。“保持行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王瑞祥强调,行业企业要主动从困难和问题中找出管理的短板和瓶颈,通过强化管理防御风险、降本增效,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保持行业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布《指导意见》注重软实力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与管理的不断出新,衍生和赋予了企业管理新的理念、内涵与模式。其中,人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战略管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益管理从一种生产方式升华为一种优秀管理理念。通过流程再造强调管理的协调性与有效性,以风险预警和过程控制为抓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实施绩效管理提升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成为现实企业的最佳选择。
为进一步提升全行业的管理水平,加强机械工业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中机联牵头、组织相关协会共同制定的《机械工业强化企业管理促进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会上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基础制度初步建成,管理基础水平得到提升,信息化管理得到应用。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管理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优秀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达到和接近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管理水平。全行业精益化管理取得成效,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普遍提升,形成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十二五”行业管理规划目标,为“十三五”机械工业企业管理提升奠定基础。
针对文件的贯彻实施,切实促进行业企业管理软实力提升,王瑞祥要求:全行业要提高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作为思考决策经济工作的根本基点;认真比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和案例,紧密联系实际,对标查找在管理领域的差距和不足;行业企业要积极营造强管理、促转型、促升级的浓厚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多样的活动等形式,宣传管理新理念、新典型、新经验,提高广大职工对强管理的认同认知,为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奠定好思想和群众基础。要切实建立健全管理工作体系,为创新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从构建工作体系入手,自上而下、因地制宜地设置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建立起企业管理的责任机制;注重建立企业强化管理、创新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构建企业管理行业组织体系。要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实现重点突破,确保强管理取得成效。要紧紧围绕稳增长、提质增效升级的中心任务,针对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成效。包括:加快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大力增强管理合力,开创企业管理工作新局面。在行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中,行业各级组织要自觉地加强企业管理纳入行业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中,纳入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规划和日常行动之中。中机联与各级行业组织要大力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各自资源和平台优势,共同为企业强化管理做好服务。
(来源:互联网) |